‧覺得文章不錯請給我一個『讚』作為鼓勵喔!
部落格上所用之手帳素材全都在這裡賣哦~!
奇摩拍賣: http://goo.gl/opxe8f 露天拍賣: http://goo.gl/dtJkAL
‧覺得文章不錯請給我一個『讚』作為鼓勵喔!
‧覺得文章不錯請給我一個『讚』作為鼓勵喔!
生活中充滿忿忿不平的情緒。。。
是否想過是生活出了問題,還是自己怎麼了?
當自己的情緒出現了問題進而影響了生活,是否是該停下腳步重新檢視自己內心的時候了?
「遇見未知的自己」由淺入深的帶讀者慢慢進入自己內心深層的那一面,帶領讀者為自己掏心掏肺的了解自己!幫助自己!
當讀者了解到生活的實相,自己內心的實相時,自然而然很多情緒上的問題與障礙都能慢慢迎刃而解.....
1. 目光交流
新 生的寶寶一天中很多時間都是在呼呼大睡中度過,所以你應該非常珍惜他睜開眼睛的有限時間,看著他,也讓他看到你。小寶寶很早就有了辨認人的不同面孔的能 力,我相信你一定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早些記住爸爸媽媽的樣子。那么我告訴你--每一次你的寶貝看著你,他的記憶力就多了一些累積。
2. 說話,越多越好
也許,開始你得到的只是寶寶茫然的目光,但先不要放棄,而且要在你希望得到他回應的地方稍做停頓,留給寶寶一些時間。不用多久,孩子就能夠掌握對話的節奏,並且用友好的"咿咿呀呀"來填補你留給他的那些空白。
3. 母乳喂養,越長久越好
這是一個老話題了,但我還是想說,哺乳是一個絕好的與你的小嬰兒交流的機會。在他香甜地吮吸時,你輕輕哼唱,或者跟他說說話,哪怕只是輕撫他那柔軟的頭髮,都將再一次地加深你們之間的情感。
4. 伸舌頭的遊戲
研究表明,出生僅僅只有兩天的嬰兒就能夠模仿簡單的面部動作--這是他們具有解決問題能力的一個早期表現。
5. 看看自己
讓你的寶寶從鏡子裡看看自己。剛一開始,他可能會以為那是另一個可愛的小伙伴,然後他會發現自己能令那個"小伙伴"揮手和微笑--所有的寶寶都會喜歡這樣的遊戲。
6. 撓撓
撓撓他的小腳心,或者溫柔地呵他的痒痒,他會很開心。而且,笑是培養幽默感的第一步。
7. 那裡不一樣?
將兩幅畫舉到離寶寶8~12英尺的地方讓他看。這兩幅畫應該是大致一樣,但稍微有所區別的。(比如一幅畫中的樹下有只小兔子,而另一幅中沒有。)寶寶雖然小,卻已經能夠反覆地來回看那兩幅畫,慢慢發現它們之間的區別。這種簡單的遊戲將為他以後識字以及閱讀打下很好的基礎。
8. 分享
帶寶寶出去散步,用小車推著他,或者將他舒服地抱在懷裡。一路上向他描述所看到的一切︰"一只小狗跑過來了。""看,小樹又長大了。""你聽到汽車喇叭聲了嗎?"你知道嗎,這樣做能幫助寶寶發展語言和詞彙量。
9. 傻傻的媽媽
有沒有試過像小嬰兒一樣咿呀地歌唱,或者高聲地模仿寶寶那些"嬰兒的語言"。別怕旁人笑話你傻,你的寶貝最欣賞你這樣做了。
10. 學會100首歌
實際上我的建議是能學多少首就學多少首。或者你也可以唱自己寫的歌(比如︰我喜歡給你換尿布,換尿布,換尿布……)。有研究表明,熟悉音樂的節奏對學數學很有幫助。
11. 尿布時間很重要
當寶寶躺著,你給他換尿布時,教給他身體的各個部位以及衣服的各個部分。要盡量講解得多一些。
12. 你就是孩子的遊樂場
父母躺在床上或者地上,讓寶寶在你們的身上爬來爬去,攀上攀下。這個最便宜的"遊樂場"可以給寶寶帶來非常多的樂趣。可以鍛鍊他的協調能力以及解決問題的技巧。
13. 買東西
你唱歌唱累了,遊戲也結束了,那么,去趟超市吧。那裡往來的人群,各種各樣的聲音和顏色能給寶寶無窮樂趣。
14. 給一個線索,先﹗
開燈之前,你說︰"我要開燈了。"然後再按下開關。這樣的小小動作可以教給寶寶因果關係的概念。
15. 一個小驚喜
用嘴在寶寶的小臉、小胳膊或小腿上輕輕吹口氣,寶寶會很喜歡這種對皮膚的小刺激。
16. 一張兩張面巾紙
很多小孩子都喜歡把面巾紙從盒子裡拉出來的動作,不要阻止他。只不過浪費了幾張紙,你卻得到了一個可以鍛鍊孩子感官的玩具--看你的寶寶怎樣將它們揉皺又撫平。你還可以將小玩具偷偷藏在面巾紙下面,然後你看吧,孩子發現那些玩具時會是多么地欣喜若狂。
17. 讀書
一遍又一遍地讀。科學家們已經發現,8個月大的寶寶已經能夠識別句子當中的因果關係--如果你能連續讀兩三遍的話。這樣反覆地讀書對孩子學習語言很有幫助。
18. 藏貓貓
你藏起來,然後你又出現。你滑稽的表情讓孩子笑個不停。在笑聲中,小寶寶慢慢明白,一個物品是怎樣消失,又是怎樣重新出現。
19. 自由地觸摸
找一只盒子,用來保留各種各樣質地的小東西︰碎布、絲綢、羊毛、尼龍等等。用這些東西輕柔地拂過孩子的面頰、肚子和雙腿,同時向他描述這些東西的感覺。
20. 別著急,休息一下
每天總要有那么幾分鐘,和你的寶寶一起坐在地板上。沒有音樂、沒有明亮的燈光、沒有遊戲和玩具。給孩子充分的空間讓他去探索,看看他能把你帶到那裡。
21. 做一本家庭相冊
相冊裡應該保留你們所有親戚的照片,常常把它翻給寶寶看,以增強他的記憶。還有你要記得,當外婆打來電話,就把外婆的照片指給寶寶看,這樣會很有效。
22. 和食物一起玩
在合適的時候,可以給寶寶不同種類和觸感的食物--比如煮熟的花生、粥、麵條和切成大塊的水果等等。不要怕寶寶弄髒衣服,他將在與這些食物的遊戲中很好地練習抓握的能力,同時培養自己的感覺器官。
23. 誰把玩具揀起來?
小 家伙趾高氣昂地坐在自己的小車裡,把手邊的玩具接二連三地扔出來,讓它們落到地上。你給他撿回去,他又扔出來,並且為這個新發明的遊戲高興得手舞足蹈。你 千萬別覺得煩,就多給他撿幾次玩具又怎么樣,小朋友在體驗地心引力的作用呢。你還可以給他幾個捲筒紙或者是網球,再在他座位前擺只空盒子。好了,寶貝可以 練習瞄準了。
24. 新新紙牌遊戲
和大人玩的紙牌遊戲有些類似。找來幾只塑膠的裝食物的盒子,把寶寶最喜歡的玩具扣在其中一只的下面,來回幾次移動盒子的位置,然後讓寶寶自己去發現他的寶藏。
25. 穿越障礙物
沙發墊子、枕頭和紙盒子能幫助鍛鍊寶寶的運動能力。把這些東西都放在地板上,教給你的寶寶怎樣爬過或者繞過這些東西。
26. 我爬你也爬
你在前面爬,讓寶寶跟著你,一起爬著穿過房間。你可以改變速度,也可以在你覺得合適的地方停下來。
27. 寶寶領導你
等寶寶稍微長大一些,他就會有自己的辦法來檢驗自己的創造力--讓你模仿他。他喜歡看你是否願意模仿他的各種動作,比如發出可笑的聲音,大笑,向后爬等等。
28. 作怪相
鼓起腮幫,讓寶寶來摸你的鼻子,他摸的時候,你"呼"地吹氣;寶寶拍你頭的時候,你可以發出奇怪的聲音;當寶寶抓住你的耳朵,你就伸出舌頭。同樣的過程你可以重複三到四次,然後再換新花樣。
29. 小手告訴你
抱著你的寶寶在房間和房間的周遭慢慢走動,握著他的小手,引導他觸摸各種物體。比如冰涼的窗框、衣架上柔軟的衣服、植物光滑的葉面……(首要原則︰保證安全。)隨時向孩子介紹他觸摸到的東西。
30. 經典故事
選擇一個孩子最喜歡的故事,把主人公換成你的寶寶,這樣就有趣多了。
31. 創作一本"動物園的故事"
下次去動物園的時候,記得帶上相機。把寶寶喜歡的動物拍下來,裝進一本專門的相冊裡。以後可以和寶寶一起看這本相冊,共同分辨不同動物的名稱,還可以加上它們的叫聲和與它們有關係的故事。
32. 讓寶貝做主(但只能偶爾為之)
在可能的情況下,給孩子一些選擇的權利,這樣可以增強他的自信心。有些事情是可以讓寶貝自己做主的--比如晚飯時用什麼顏色的碗。這樣可以讓孩子了解自己的想法也是有意義的,同時還增強了他辨別顏色的能力。
33. 猜猜誰會做主角?
全家人一起觀看記錄孩子成長過程的錄像帶,讓孩子看到自己第一次洗澡,第
一次會爬,第一次過生日……你可以在一旁充當講解員。這會是一個鍛鍊孩子記
憶力和語言能力的好機會。
34. 每一樣都數一數
家門口有幾級台階?小朋友一次能將多少塊積木疊起來?你有幾個手指幾個腳趾?你要先養成大聲數數的習慣,孩子很快就會加入進來。
35. 充分利用故事時間
邊看圖邊講故事是個不錯模式。你要善于指出圖畫中的細節,同時向孩子提問。比如"你見過白顏色的小貓嗎?"
36. 關掉電視
很多時候,小寶寶的大腦發育需要你和家裡人給他更多的交流與關心,這些可不是卡通片或者錄像帶能取代的。
37. 換一個角度看風景
把寶寶的餐椅從餐桌這頭搬到餐桌那頭。哈哈,這對寶寶的記憶力可是個大挑戰呢,他還能記得以前左邊坐的是誰嗎?
38. 扭一扭
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可以教寶寶扭腰的舞蹈和像芭蕾舞那樣的旋轉。
39. 誰是誰
為那些孩子熟悉的人(親戚、朋友)各拍一張清楚的照片,每張洗兩份。這樣你就有了一套可以玩對比遊戲的"紙牌"。把這些照片都攤開在桌上或者地板上,幫寶寶一起找到哪張和哪張一樣。
40. 下雨了,我們出去玩
跳進小水坑裡,坐在濕漉漉的草地上……當然這種遊戲會招來泥漿和一片混亂但卻能教給孩子干與濕的概念。
41. 尋找甲蟲
在雜誌或者圖書裡找到一些無害的昆蟲(比如瓢虫、螞蟻、蝴蝶)的圖片給孩子看,然後到公園或者小區的花園裡去尋找這些昆蟲。
42. 一個玩笑
開個小玩笑,比如故意叫錯某人的名字,然後告訴孩子你是在開玩笑。這樣可以開始培養孩子的幽默感。
43. 打扮起來
讓孩子試試穿上老爸的襯衫,打上領帶。你還可以找出冬天戴的帽子,丟了一只的手套,老奶奶的圍巾,看看孩子的創造能帶給你怎樣的驚喜。
44. 什麼叫"體積"
找幾個不同大小的杯子或者是塑膠盒子。下次寶寶洗澡的時候讓他嘗試將水從這個杯子倒進那個杯子。有的時候他倒多了,有時候他又倒得太少了。這個時候你就可以跟他討論一下哪個杯子大,哪個杯子小的問題了。
45. 顏色偵探
挑一種顏色(粉紅、黃色或者天藍,什麼都行),在帶寶寶去散步或者出去玩的時候讓他找出他看到的這種顏色的東西。下一次則讓他挑顏色,你來找。
46. 小幫手
稍微大一點的孩子可以幫你做點簡單的家務了。比如在洗衣服之前讓他幫你把黑色的衣服和白色的衣服分開。或許你的寶貝還能夠把他自己的衣服都挑出來呢。
47. 圖書館
如果你有週末去圖書館看書的習慣,或許偶爾也可以帶孩子一起去。就幾分鐘,讓他感受一下那裡與眾不同的氣氛也好。
48. 一次只一種
西方的小孩子在學習字母時,他們的家長都會遵從這樣的建議︰一周學一個。比如這周是A,那么就給他看以字母A開頭的書,把麵包切成A的形狀,用彩筆白紙上寫A。這個辦法你也可以借鏡,比如一周教一種顏色,學會一個數字等。
49. 舊玩具的再利用
不要著急把他嬰兒時期的玩具扔掉。現下再給孩子那些搖鈴或者小皮球,你會驚異地發現寶寶為它們找到了新的玩法。
50. 回憶那些感受
晚上臨睡前和寶寶一起躺在床上,問問他這一天當中什麼事高興,什麼事令他傷心,什麼是他最驕傲的……幫助孩子回憶一天當中的感受,你可以給他鼓勵或者安慰。
記住,這件事情可以成為你與孩子間的習慣,直到他長大成人。
本文引用自ida55 - 【文章分享】0~2歲嬰幼兒的成長遊戲
玩,其實是人們的共同天性,只不過在嬰幼兒時期,不知壓力為何物,生活對於孩子來說,唯一要做的就是玩,而遊戲不僅是玩耍的重要形式,更是成長學習有力工具,所以理應善加運用。
遊戲是孩子最喜歡的活動,在遊戲的國度裏,孩子們完全放鬆,全身心投入,因此對孩子來說,遊戲就是工作,工作就是遊戲;同時,遊戲也是孩子認識世界、發展智慧、增強體質和學習生活不可或缺的一種活動。爸爸媽媽要充分認識到遊戲對孩子成長的重要意義,更要瞭解孩子愛玩是他們的重要特徵之一。
爸爸媽媽應讓遊戲伴隨孩子的整個童年,甚至從寶寶一出世爸爸媽媽就可以給小寶貝做遊戲了。
★不同年齡寶寶的遊戲
遊戲,是嬰幼兒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孩子們童年時代一種最好和最自然的活動形式。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們遊戲的內容也會隨之發生變化。爸爸媽媽要針對孩子的不同年齡階段,為孩子安排或選擇一些遊戲,既讓孩子感受到了快樂,同時還能達到開發孩子心智的目的。
新生兒
●用顏色鮮豔的、會發聲的、可動的玩具在離嬰兒眼睛20~30釐米處逗引,每次2、3分鐘,每天3次。
1個月寶寶
●在日常生活中儘量讓孩子經常看到媽媽的身影、聽到媽媽的聲音。
●在寶寶的小床上方懸掛上色彩豔麗、可動、會響的2、3個玩具,促進嬰兒視、聽能力的發展。
●在寶寶俯臥時將一個彩色的玩具向上拉過他的視野,讓他的眼睛和頭部追隨著運動。
●爸爸媽媽經常用溫暖的手撫摸寶寶的手心、腳底、臉頰、頭面和背胸腹部的皮膚,會讓孩子感到安全和溫暖,每次5~10分鐘,每天2~3次。
●按摩寶寶的手指,和孩子玩數手指的遊戲,展開每個手指,幫助他放鬆。對小寶寶的腳趾也可以這樣做。
2個月寶寶
●當寶寶趴著時,拿一個色彩鮮豔的玩具放在他的正前方,稍離開些,讓他必須抬起頭才能看到。
●可用枕頭將寶寶的頭和身體稍稍抬高,在他的旁邊擺放各種柔軟、豔麗的玩具,鼓勵他用手去抓。
●除了給寶寶做全身按摩外,還要經常逗弄寶寶的小手和手指。還可以用不同質地的物品摩擦他的手,但質地不能太粗糙、太硬,摩擦的動作也不可太用力,不要引起孩子的反感。
3個月寶寶
●給小寶寶一些不同質地、重量的玩具供他抓、握和感覺,注意玩具的材質應是無毒的,且沒有纖維脫落,大小和雞蛋一樣大即可。
●把一隻撥浪鼓放在寶寶的手裏,讓他學習抓、握和搖動,有助於他對玩具質地的瞭解和對聲音產生興趣。
4個月寶寶
●可以在寶寶的胸腹部懸掛一些大的玩具,一端用鬆緊帶套在寶寶的手腕或足踝上,另一端繫在玩具上,誘導他只運動一個肢體來牽動玩具,並用手抓、摸、撞擊、翹起兩腳蹬踢。
但要注意的是爸爸媽媽離開時一定要給寶寶解開鬆緊帶,免得帶子纏住寶寶的手腳。
5個月寶寶
●為了訓練寶寶集中注意力,可以給他創造多看、多聽、多摸玩具的機會;還可以給他做嬰兒體操。
●跟寶寶做一些鏡中認人的遊戲,可以增強寶寶的自我意識。
●5個月的寶寶對音樂開始表現出明顯的興趣,並會隨著音樂節奏擺動四肢,他對音樂已經有了初步的感受能力。爸爸媽媽可以反覆放一些好聽的曲子或是模仿動物叫聲的音樂,增強孩子的節奏感。
6個月寶寶
●給寶寶一些能拿、搖、轉著玩的玩具,如皮球、不倒翁、塑膠娃娃、喇叭、鈴鐺等等,這些玩具有助於孩子運動能力的發展。
●像5個月大時一樣,寶寶還喜歡聽有節奏的音樂和童謠。爸爸媽媽可以多給他哼唱一些兒歌或是放一些音樂給他聽,來增強孩子的記憶力。兒歌要反覆地唱,音樂可以是樂曲,也可以是動物的叫聲,或是大自然的各種聲音。
●嬰兒體操還可以堅持做,鏡中認人的遊戲也應該繼續做,這些都對孩子的成長有好處。
7個月寶寶
●爸爸媽媽可以幫助孩子練習獨坐,時間可以適量延長。可以開始學扶站、扶著邁步。
●爸爸媽媽可以和寶寶一起做遊戲,提供孩子和別的小朋友交往的機會,並學習“再見”等禮貌用語。
8個月寶寶
●寶寶此時獨坐的時間可以適當延長。
●爸爸媽媽可以開始讓寶寶學習扶著(東西或大人的手)站立和邁步。
●爸爸媽媽可以和寶寶一起做遊戲,教寶寶學習“再見”、“謝謝”等禮貌用語
9個月寶寶
●9個月的小寶寶能用拇指和食指相對摘取小東西,喜歡兩手握物把玩,還喜歡把手中的物件放入盒內或從盒裏取出。爸爸媽媽要給寶寶創造這樣的機會。
●此時親子之間的對話要增多,因為9個月的寶寶喜歡爸爸媽媽跟他講話,唸兒歌給他聽。爸爸媽媽此時應和寶寶進行發音遊戲,所有的語言、動作都要和物品、玩具聯繫起來。
10個月寶寶
●寶寶喜歡重複的遊戲,爸爸媽媽可以跟孩子一起做遊戲,如拍手遊戲、躲貓貓等。
●爸爸媽媽可以和寶寶一起看書或雜誌上的圖片,讓寶寶說出它們的名稱。
●爸爸媽媽可以給寶寶玩玩具,如小動物的玩具等,並就此編一個小故事講給孩子聽。
11個月寶寶
●這個時期的寶寶,會覺得家裏的東西比玩具更有吸引力,但玩具可以幫助嬰兒運動。讓嬰兒玩球、喇叭、動物玩具、木製能拉的小汽車等是比較合適的。
12個月寶寶
●爸爸媽媽在孩子1歲時可以開始教孩子認識身體各個部位的名稱。比如,媽媽可以先指著自己的鼻子說:“這是媽媽的鼻子”,再用寶寶的手指,指著他的鼻子說:“這是寶寶的鼻子”。
●孩子們都喜歡聽故事,爸爸媽媽此時給寶寶講故事要注意營造故事情節,讓孩子去體會故事的內容,還要鼓勵寶寶對故事情節進行大膽的聯想。
13個月寶寶
●爸爸媽媽可以給寶寶一些玩具,讓他放進大玩具箱裏,藉此鍛鍊寶寶的手眼配合及協調能力。
●爸爸媽媽可以給寶寶一支筆,一大張紙,讓他隨意進行塗畫,這是開發孩子創造力和想像力的遊戲。
●爸爸媽媽可以教寶寶學習辨認事物和給新事物命名。
●爸爸媽媽還可以教寶寶學習稱呼別人。
14個月寶寶
●爸爸媽媽可以給寶寶積木和畫筆,讓小寶貝自由想像,隨意搭積木和畫畫。
●爸爸媽媽可以給寶貝一本漂亮的小畫冊,讓他自己去看。
●此時,爸爸媽媽要給寶寶買一些他們喜歡的玩具,男孩子就給小汽車、小飛機,女孩子就給布娃娃,讓他們自己去玩,去想像。
●帶孩子一起玩沙、玩水是非常好的遊戲,可以讓寶寶與自然親密接觸。
●孩子的玩具最好放在櫃子底層的抽屜裏,便於孩子拿取。抽屜裏的玩具最好時常換,這樣可以滿足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15個月寶寶
●此時的寶寶已經能堆四塊積木了,還能找到被藏起來的玩具。父母可以有意識地和他做這種遊戲,鍛鍊他的記憶力。
●15個月大的寶貝很喜歡對著電話模仿大人打電話的樣子,爸爸媽媽可以和寶寶一起玩。
16個月寶寶
●寶寶此時不但走路已經很穩了,甚至還可以小跑呢,他對家裏的人、事、物表現出自己的喜愛,喜歡注視大人的語言、行為並進行模仿。爸爸媽媽可以根據這個特點讓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小事,提高他的動手能力,這其實是他最喜歡的遊戲。
●此時的寶寶還喜歡玩指眼、耳、鼻、口、手的遊戲,爸爸媽媽要予以配合,千萬不要打擊孩子的積極性,這種遊戲可以幫助他認識自己。
17個月寶寶
●17個月的寶寶對玩水表現出了很高的興趣。爸爸媽媽可以在給寶寶洗澡的時候讓小傢伙盡情感受一下玩水的快樂。此時教孩子游泳也是不錯的遊戲和運動。
●搭積木和追趕遊戲,也是這麼大的寶寶非常喜歡的遊戲,爸爸媽媽可以和孩子一起玩,在玩中發展孩子的智力。
●培養孩子的小手為自己服務,對於17個月的寶寶來說已經完全可以做到了。爸爸媽媽可以嘗試著讓孩子自己握杓吃飯、脫鞋襪、收整玩具等。然後再讓他學著幫助爸爸媽媽做事,如拿報紙等。
●爸爸媽媽還可以訓練孩子的小手的靈活性,如握筆畫畫、摺紙等。
18個月寶寶
●寶寶已經1歲半了,此時和他玩一些需要向後退步走的遊戲,可以鍛鍊孩子的倒退走的能力。這是對孩子四肢協調能力的訓練。
●給18個月大的寶寶一些可以推或拉的玩具,鼓勵他掌握更多的動作。如,用柔軟的球和他玩踢球比賽,鼓勵他把球踢出去。
2歲寶寶
●2歲的孩子已經開始有較強的節奏感,喜歡做類似跳舞的動作,聽到音樂,他就會跟著節拍搖擺,非常可愛。爸爸媽媽可以放點音樂,讓他伴著音樂起舞,做些跪地或搖擺的動作,邊唱邊拍手。同時還利用故事、音樂磁帶等培養孩子對音樂的興趣。
●2歲的寶寶可以給他鉛筆或顏料,鼓勵孩子畫畫,畫他喜歡的東西。
●爸爸媽媽可以幫寶寶把各種圖形,如矩形、正方形,或各種立方體嵌如玩具或是盒子的正確位置,激發孩子的立體感,同時也鍛鍊了孩子細小的肌肉活動能力。
●爸爸媽媽可以給2歲的孩子讀一些長一點的、複雜一點的故事和童話,他完全可以理解你所講的故事
本文引用自ida55 - 【分享】如何和小小孩說話
當孩子開始學說話,你跟他的溝通就進入了另一個階段。跟孩子聊天,是引導他發展
的第一步,如果你是一個懂得跟孩子聊天的父母,那麼,你不但擁有開啟他心房的鑰
匙,也是跟他做朋友的開始。
研究顯示,如果孩子聽到的詞彙愈多,他學習語言的速度也就愈快,專家發現,
常對孩子說話的父母通常會使用較多的形容詞、提出較多的問題,並說明事情的原
委,而不是只對孩子說「不行」、「停」、「吃下去」等這些單調的詞彙。很多父母
可能會覺得「他又聽不懂、說那麼多也沒有用」,不過孩子其實從大人的說話中會漸
漸了解意思,因此你不需要一直問孩子問題或期待他回答,而是要幫助他發展理解能
力,進而奠定未來的表達能力。當然每個階段的孩子都需要父母正確的引導,陪他說
話聊天,才能讓他的語言世界多采多姿。
★陪一歲以下的寶寶聊天
隨著寶寶漸漸長大,他也能發出不同的聲音,有時候咿咿呀呀,有時候會大聲吼
叫,他們開始逐漸喜歡說話,父母記得這時候起,就要多和寶寶說話。
1.配合寶寶表情和他說話
例如看見寶寶打哈欠,可以說「你累了嗎?今天玩了好多遊戲一定很累了
吧!」。聽見寶寶在發出ㄜㄜ的聲音,也可以學他發出一樣的聲音,順便問他說「你
是不是肚子餓了呢?為什麼ㄜㄜ叫啊!媽媽沖奶粉給你喝好不好?」
2.幫寶寶熟悉自己的名字
例如「這是小奇的書」「小奇該起床了」,讓寶寶對名字熟悉,不過不要使用太
多的名字,有的父母會取別名、英文名、阿公阿媽慣稱的小名等,這時候用得太複
雜,他可能會搞混。
3.搭配肢體語言帶領寶寶說話
可以舉起寶寶的手說,「寶寶的手舉得很高喲」;或者看到寶寶的雙手揮舞,可
以說「寶寶很開心對不對」。如果他指著電視,你就說「那是電視,看太多電視不
好」。
4.從遊戲中陪他聊天
例如陪寶寶玩球,球在滾動時就說「球是圓的、所以會滾動」。或者突然把臉藏
在一塊布後說「媽媽不見囉!寶寶看不見媽媽了!」這時候的寶寶對於會移動的物體
或是突然消失的東西都會感到很有興趣,透過遊戲激發他的好奇,也會讓他慢慢學習
這些詞彙的意思。
★陪一到兩歲的寶寶聊天
一歲之後的寶寶開始逐漸會說單字了,漸漸地一個詞也會跑出來,到了18個月之
後,詞彙可能突然會爆發出來,甚至會將幾個詞彙組合在一起。這時候的父母和孩子
聊天時,要多培養他的理解能力。
1.帶孩子邊做家事邊聊天
這時候的孩子模仿力能強,可以讓他學著拿小掃把來掃地,父母可以順便告訴他
「這是掃把、畚箕,把地掃乾淨,寶寶就不會弄髒身體了」。也可以讓他陪著你澆
花,一邊陪他說「澆花就好像是給花兒喝水一樣,如果它都沒有喝水,就好像寶寶一
樣會覺得很渴、會不舒服」。
2.順著寶寶的問題來陪孩子說話
如果寶寶拿起電話問這是什麼?除了回答他「這是電話」之外,也可以順著說明
「電話就是可以講話的工具,如果媽媽出去買東西,寶寶有事要找媽媽,可以打電話
給媽媽」。如果寶寶看著圖卡上的魚充滿好奇,媽媽也可以解釋「魚是住在水裡的,
它在水中會游來游去,下一次媽媽帶寶寶去河邊玩,一起去看魚住的地方」。
3.多引導寶寶將東西從A處拿到B處。
媽媽可以說「飛機、拿飛機給媽媽」。當寶寶順利完成任務時,媽媽除了拍手讚
美之外,可以多說一些關於飛機的常識,例如說「飛機?在天空飛的,可以飛好高好
遠…..」也可以拉著寶寶的手一起玩飛機,讓寶寶對這個物品有深刻的記憶。
★陪兩到三歲的寶寶聊天
這時候的寶寶喜歡模仿、對什麼事物都充滿高度興趣,因此他們還會常常問問
題,最喜歡問的就是「那是什麼」「他們是誰」「要去哪裡」。他們會用幾個字詞來
表達心中的感受,因此父母與他們聊天時要特別重視引導他們說出內心感覺。
1.鼓勵孩子說出感受
如果因為不能帶他出去玩,看見他嘟著嘴,就問他「心情不好嗎?怎麼嘟著
嘴?」也許寶寶還不太能完整表達出心中感受,父母不妨替他陳述「你不能去公園
玩,所以心情不好對不對?」「媽媽知道你今天很不開心,因為今天不能帶你出去
玩」,透過這樣的親子聊天,可以讓寶寶知道你是明白他的感受的,也可以趁機說明
你今天不能帶他出去玩耍的理由,讓寶寶理解事情的原由。
2.透過遊戲讓寶寶學習顏色、數字、大小和空間等概念
例如陪著寶寶一起玩積木時,可以告訴他「這個積木是黃色的」「你把藍色的積
木拿給媽媽」「這個積木比較大、那個積木比較小」。
3.重複讓寶寶說同樣的句子,他才會印象深刻
例如坐上大型玩具車,父母和寶寶一起坐車去玩耍,教孩子說「叭叭,要開車
了」父母也回答「我們要去動物園了」,再引導孩子說「車子要開了、叭叭開車
了」,多重複一些相同的語句概念,讓孩子記得牢、也讓這樣的遊戲聊天充滿樂趣。
★陪三到四歲的寶寶聊天
這時候的小孩語句增加、詞彙愈來愈豐富,可以說一個完整的句子,只不過有時
因為表達有誤差,或是因為創造力強,句子的產生也常常令父母一頭霧水。例如他會
說「今天學校很花」,可能是學校開滿了花,也可能是老師帶著他去看花。這時,千
萬不要指責孩子說不清楚,應該慢慢引導他形容說出今天看到的一切,反而會充滿驚
喜。
1.多談談學校生活
這時候孩子花在上幼稚園的時間愈來愈多,對於學校中老師教的東西、以及他與
其他小朋友的互動每天都不同。所以家長看見孩子可以說「今天看起來好開心,是不
是吃了好吃的東西?」如果父母本來就知道今天是冬至,學校有安排搓湯圓的活動,
一定要問「搓湯圓好不好玩?你搓了幾個湯圓?好不好吃呢?」讓孩子覺得他今天的
點點滴滴都有人可以一起分享。
2.帶孩子一起閱讀
其實唸故事書給孩子聽,不但可以增加孩子的詞彙,還可以啟發孩子的情感認知
的世界。不妨每天抽一個固定的時間,讓孩子習慣那是「故事書時間」,每天念一段
故事給他聽,其中可以穿插問一些問題,聽聽孩子的反應。
★陪四至六歲的寶寶聊天
四、五歲的寶寶喜歡吹牛。他會說「我爸爸的車子是全世界最大的」「我爸爸的
車子能坐一千萬個人、比你的大」。他們也喜歡大吼大叫,不過也愛講悄悄話,他們
還能清楚表達過去、現在與未來的概念。由於他們能言善道,因此父母應該多提升他
們口語表達的清晰和流利程度。至於六歲的寶寶已經充滿創造力,他們很愛想像、勇
於創造、樂於表達自己,甚至開始有自己的心事,這時候的父母和他們聊天時,要重
視他們的創造性,更要引導他們表達自己的真感情。
1.分享秘密
這個階段的孩子開始有自己的秘密心情,也認為媽媽會有心中秘密,不妨讓秘密
成為一種遊戲。媽媽可以說:「有個秘密讓你猜猜,如果猜對了,你也得分享一個心
中的小秘密。」因此可能他會說「我覺得老師好兇」「我覺得同學小玲很漂亮」……,
透過秘密的分享,可以讓親子之間的關係更緊密。
2.陪他玩扮家家酒
角色扮演可以讓孩子接觸不同的生活、也會開拓他的想法。他會變成「媽媽」,
學習照顧你,你也會從中發現他對媽媽這個角色的認知為何;他會成為「牙醫生」,
要你張開嘴看牙齒,你可能才會發現他原來有多害怕看牙,為什麼怕看牙?不同的角
色轉換,你可以順便告訴他每個角色、每件事情的意義。
BOX
陪孩子聊天的注意原則
1.不管他聽不聽得懂,父母要學習自言自語。
2.和他說話時,記得多觀察他的表情眼神。
3.做個好聽眾,千萬不要忽視寶寶的說話,逕自地表達意見。
4.不要扼殺孩子的創造力和想像力,儘管他的說法很無厘頭,也要有參與感。
5.順著孩子關心的事陪他聊天,不要他明明在看魚缸,你硬要他數積木,反而讓他覺
得很無聊。
6.對孩子要有合理的期待,不要他話說得不清楚就指責,不要拿他和別的孩子一直比
較。
7.讚美、讚美再讚美。只有鼓勵讚美不斷,才會讓孩子和你的話題源源不絕。